虚拟币交易会被抓吗
虚拟货币交易行为本身不直接构成违法犯罪,但在特定情形下可能触发法律风险导致司法审查。当前我国监管政策对虚拟货币采取严格管控,明确虚拟货币非货币当局发行、不具有法偿性,相关投资交易活动不受法律保护,参与者需自行承担违规风险。

交易资金来源的合法性是核心审查要件。若接收的资金被司法机关认定为、、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所得,且交易者存在明知或应知情节,可能被认定为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。实践中,公安机关会通过资金流水溯源、交易对手身份核查、通讯记录等证据链判定主观认知状态,一旦被推定存在协助洗钱行为,将面临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。

规模化、高频次从事虚拟货币兑换业务,可能被认定为非法经营支付结算业务;而为境外平台提供引流、资金通道等服务,则可能构成罪共犯。尤其当交易关联到电信、跨境赌博等案件时,即便作为中间环节的场外交易者,也可能因帮助资金转移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近期多地警方开展的断卡行动中,大量因虚拟币交易收款的银行卡遭冻结,部分卡主在配合调查时直接被刑事拘留。

交易前务必核实对手方真实身份及资金来源凭证,避免接收陌生账户大额转账;采用熟人圈认证制交易群,并留存完整的身份核验、资金合法性审查记录。当银行卡因交易虚拟币被冻结时,应立即暂停相关操作,聘请专业律师厘清资金涉案性质,避免在警方问询中因表述不当被推定主观恶意。个人自行向公安机关申诉解冻存在被直接刑事拘留的风险。